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 (一)

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

优质回答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

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

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如下:

一、彩礼整治

2023年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第三十条规定,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对于高价彩礼整治,我国最新政策如下:

1、治理目标

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部分地区持续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在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2、治理重点

高价彩礼治理重点是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3、治理措施

2022年9月底前,以县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摸排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陋习的实际情况,剖析成因,明确治理的问题和重点乡(镇)、村,2022年10月底前,明确治理目标、重点和责任分工,提出切合实际、标本兼治的工作措施,建立专项治理推进机制。

二、民法典针对婚姻关系新增的规定

1、夫妻双方增加30天的离婚冷静期,双方递交离婚登记申请后,需要等待30日。如果在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都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拟定离婚协议书时,离婚协议中要写清楚夫妻双方债务如何处理事项;

3、增加了一些离婚的法定条件;增加了明确解除婚姻关系的时间点。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4、对撤销受胁迫婚姻的起算点进行了修改,受胁迫一方请求撤销婚姻的期间起算点把“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修改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5、删除重病禁止结婚条款,改为隐瞒重病的可撤销。删除“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条款,修改为患有重大疾病的,结婚前需如实告知另一方,否则另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婚姻。

6、新增婚姻无效或被撤销时,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条款

7、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8、离婚后子女抚养的条款,更有可操作性

将“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修改为“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增强了可操作性。

9、将法定共同财产制,也纳入离婚经济补偿的范围。

删除“婚内财产分别所有制”的前提条件,夫妻采用“法定共同财产制”的,也纳入适用“离婚经济补偿”的范围,加强了对家庭负担较多义务一方权益的保护。

10、离婚损害赔偿条款

新增“有其他重大过错”的兜底性规定新增“有其他重大过错”的兜底性规定,将裁量权交给法院个案认定,以往得不到赔偿的“出轨、一夜情、与他人非婚生子”等过错,有望得到法院认定。

11、新增婚内财产分割条款分割共同财产,可以不离婚,满足特定情况即可。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1)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2)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2024年中国中央彩礼是多少 (二)

优质回答2024年中国中央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彩礼金额。彩礼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婚嫁习俗,其金额和形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彩礼的金额和形式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涉及高价值物品,而经济落后地区则可能相对简单。

家庭背景: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身份等也会影响彩礼的丰厚程度。一般来说,城市家庭、高学历家庭、高收入家庭的彩礼可能更加丰厚。

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对彩礼有着深刻的影响,导致彩礼的形式和金额呈现出多样性。

此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彩礼习俗也在发生变化。一些年轻人开始倡导简约、文明的婚礼新风,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规范彩礼习俗。因此,彩礼的金额和形式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发生变化。

中央规定彩礼不能超过3万吗 (三)

优质回答中央并未规定彩礼不能超过3万。关于彩礼的具体金额限制,并非由中央统一规定,而是因地区、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而异。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无统一规定:

中央层面并未对彩礼金额做出具体限制。彩礼作为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的一部分,其金额和形式往往受到地方习俗、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对彩礼的要求和习俗各不相同。一些地区可能更注重彩礼的象征意义,金额相对较低;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经济水平较高或习俗影响,彩礼金额相对较高。政策导向:

虽然中央没有直接规定彩礼金额,但近年来,多地政府为遏制高价彩礼等陋习,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这些政策旨在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推动形成文明、节俭的婚嫁新风。社会共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高价彩礼的弊端,并主动选择简约、环保的婚礼形式。这种社会共识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彩礼习俗的理性回归。建议与呼吁:

在面对彩礼问题时,建议双方家庭应理性沟通、量力而行,避免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引导,共同营造文明、节俭的婚嫁氛围。综上所述,中央并未规定彩礼不能超过3万,而是倡导理性消费、反对高价彩礼等陋习。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地区习俗等因素,合理选择彩礼金额和形式。

2025年彩礼的新规定 (四)

优质回答2025年彩礼新规定及相关情况如下:

整治“天价彩礼”:国家并未取消彩礼,但依据《民法典》第1042条,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不允许一方强行索要或收取“天价”彩礼。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加大对“婚托婚骗”等打击力度。江西等地出台彩礼上限标准,超出可举报。三种情况彩礼必须返还:一是闪婚闪离、多次骗婚,违背婚姻本质借婚姻骗取钱财的,需全额返还;二是假借恋爱索取财物,以结婚为幌子索要钱财却拒绝领证的,认定为“婚骗”后全额返还;三是双方结婚但未共同生活,或一方隐瞒重大疾病致婚姻破裂,法院会酌情减少返还数额或支持全额返还。不用给的钱:“天价彩礼”违法,若女方家庭强迫男方支付超出承受能力的彩礼,男方可通过法律追回;婚介机构虚假承诺需退费;日常生活中无明确以结婚为目的的转账、赠送礼物等普通赠与,分手后无需返还。应对建议:给付彩礼时保留证据,转账备注“彩礼”并保存聊天记录;了解当地彩礼政策,如江西、宁夏等地的彩礼限额等;遭遇对方“强索”或道德绑架,及时寻求妇联、司法等机构援助。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维格律网希望2023年婚姻最新政策,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