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新婚姻法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 新《婚姻登记条例》下结婚登记所需材料全解析

一、引言

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背景

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婚姻登记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此次修订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实行全国通办,极大地简化了登记流程,为许多情侣提供了便利。那么,在新条例下,结婚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二、内地居民结婚登记所需材料

身份证

内地居民在申请结婚登记时,需携带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身份证是证明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也是结婚登记的基本材料之一。

无配偶及亲属关系声明

根据新《婚姻登记条例》,内地居民还需提供一份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这份声明旨在确保婚姻的合法性,防止重婚和近亲结婚。

照片

此外,结婚登记还需准备双方近期2寸半身免冠合影证件照片若干张(一般为3张)。照片是结婚证上的重要元素,也是婚姻登记的必备材料。

三、特殊群体结婚登记所需材料

现役军人

现役军人在申请结婚登记时,除需携带身份证外,还需提供《军人婚姻登记证明》。这份证明是现役军人婚姻状况的有效凭证。

港澳台居民及华侨

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在申请结婚登记时,需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往来大陆通行证或护照等,以及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这些材料旨在证明其身份和婚姻状况的真实性。

外国人

外国人申请结婚登记时,需提供本人有效护照、身份证件等,以及所在国公证机构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证明。这些材料是外国人婚姻状况的有效证明。

四、其他注意事项

婚姻状况证明

对于离婚或丧偶的申请人,还需提供离婚证、丧偶证明等相关材料。这些材料旨在证明其婚姻状况已经发生变化,具备再次结婚的条件。

全国通办与预约服务

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结婚登记不再受户籍地域限制,申请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同时,许多婚姻登记机关还提供了预约服务,方便申请人提前安排登记时间。

五、总结

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为许多情侣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结婚登记服务。在准备结婚登记材料时,申请人应根据自身情况携带相应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同时,也应注意关注婚姻登记机关的最新通知和要求,以确保登记过程的顺利进行。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希望每一对情侣都能珍惜这份缘分,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有哪些内容 (一)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全文共6章28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规定县级地方人民政府需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深化婚姻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民众可在全国范围内办理婚姻登记。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同时,明确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此外,在结婚和离婚登记的具体要求上也有变化。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无需再出示户口本。结婚登记方面,内地居民需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存在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等情形的,不予登记。离婚登记方面,内地居民自愿离婚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共同申请,需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和结婚证。

新婚姻登记条例和之前的区别 (二)

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相较于旧版,主要有以下区别:

取消户口簿限制:旧条例规定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需提交户口簿,新条例取消其作为必需材料,仅需提供身份证及无配偶声明即可办理,减少因户籍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简化登记流程。颁证仪式融入亲情元素:新条例首次提出,婚姻登记机关可为当事人提供个性化颁证仪式服务,并鼓励邀请双方父母等亲属参与;旧条例未作具体规定,新规体现人文关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旧条例要求内地居民在一方户籍地办理婚姻登记,程序复杂;新条例全面推行“全国通办”,依托信息库及共享机制,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业务,打破地域壁垒。强化反拐卖与反家暴干预机制:新条例新增规定,登记工作人员发现疑似被拐卖妇女或当事人遭受家暴,需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受害人救助;旧条例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空白。婚姻家庭服务专业化:新条例要求县级政府加强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引入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旧条例虽提及辅导服务,但未明确具体措施和职责分工。治理高额彩礼:新条例首次将“治理高额彩礼”写入法规,要求地方政府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旧条例未对这类社会问题作直接回应。信息联网核验与信用惩戒:新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需联网核验信息,对出具虚假证件或声明的当事人依法追责并纳入信用平台;旧条例未明确信用惩戒机制。

新的婚姻登记办法2025 (三)

新《婚姻登记条例》于2025年3月21日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修订主要内容如下:

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县级地方政府需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与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治理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引导树立正确观念。婚姻登记机关要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发挥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作用;妇联等组织协助开展工作;民政部门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提高婚姻登记便利性。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县级地方政府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场所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婚姻登记机关依法核对当事人证件材料、询问情况并联网核对身份和婚姻状况信息,与相关法律规定衔接,各地可结合实际提供预约、颁证仪式等服务。条例全文共6章28条,涵盖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对各类婚姻登记情形、所需材料、登记流程、档案管理及违规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

新婚姻登记条例是何时颁发的 (四)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由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该条例于2025年4月6日修订完成,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

《婚姻登记条例》并非首次颁布,早在2003年8月8日,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7号的形式公布,之后根据2024年1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近一次即2025年4月6日的第二次修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04号公布。此次修订后的《条例》全文共6章28条,在婚姻家庭服务、登记便利性、服务优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旨在更好地规范婚姻登记工作,保障婚姻制度实施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内容是什么 (五)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于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如下:

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但文档未详细提及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受理范围:双方均是内地居民或者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可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一方为外国人,另一方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或者双方均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应到工作或生活所在地有相应办理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要求:双方申请离婚时,可向任意有职权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环节和离婚申请必须是同一个婚姻登记机关。优化婚姻登记服务:费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证件材料: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无需再出示户口本。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即可;申请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补领结婚证方式:申请补领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加盖查档专用章的纸质婚姻登记档案。若无法获取纸质档案,婚姻登记机关能异地调档获取电子档案的,可提供异地调取档案服务;无法共享获取档案信息的,咨询原办理机关或保管部门取得证明材料后补领。不同身份变化情况补领地点有不同规定。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格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新婚姻法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