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到抚养费支付的法律纠纷中,当被执行人坚决不履行其支付抚养费的责任时,情况往往变得棘手。若经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被执行人仍拒绝支付,且经法院调查确认其具备履行能力却故意不履行,那么事情就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此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拘留作为法律赋予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确保抚养费的及时支付,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强制执行抚养费不给怎样才能拘留 (一)

强制执行抚养费不给怎样才能拘留

强制执行抚养费不给拘留的条件如下:

1、当一方不履行法院判决支付抚养费的义务时,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应当发出执行通知给被执行人,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3、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任何财产,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也将无法实施;

4、在被执行人有财产但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对其进行司法拘留。

抚养费的法律规定:

1、抚养费的定义:抚养费是指父母离婚后,无抚养权一方向抚养权一方支付的用于子女生活和教育费用的经济支持;

2、支付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义务承担子女的抚养费,无论是否拥有抚养权;

3、抚养费的标准:抚养费的金额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由法院根据双方经济状况和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判定;

4、支付方式:抚养费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或者定期支付的方式,具体方式应根据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确定;

5、违反支付义务的法律后果:如果一方不履行抚养费支付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财产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抚养费,可能会面临司法拘留等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当一方未履行支付抚养费的法院判决时,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发出执行通知并可能采取措施;但若被执行人无财产,强制措施无效,而有财产却拒付时,法院可施以司法拘留,以确保抚养费的及时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由执行员传唤双方当事人当面交付,或者由执行员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转交,并由被交付人签收。有关公民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强制执行。

不给抚养费我要怎么去要 (二)

追讨抚养费可通过以下途径:

协商解决:直接与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沟通,明确指出其应履行的抚养义务,要求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支付。友好协商可能促使对方自觉支付。申请调解:向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相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人员居中协调,促使双方就抚养费支付达成一致协议,这种方式相对温和且成本较低。提起诉讼: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离婚协议、法院判决书、孩子生活费用支出凭证等,证明对方未履行支付义务及孩子实际生活需求。法院会根据情况判决对方支付抚养费。若对方不履行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强制其支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多少和期限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且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提出合理增加要求。

离婚不给抚养费怎么处理 (三)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给抚养费,处理方法如下:

若双方是协议离婚: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若双方是诉讼离婚:

一方不执行法院判决应给付的抚养费,另一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如果拒付抚养费不会坐牢吗 (四)

如果拒付抚养费,在有能力支付而拒绝支付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是有可能会坐牢的。

一、拒付抚养费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这一罪行可能导致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面临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抚养费的支付义务

抚养费的支付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通常涉及离婚案件中子女的抚养问题。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消除。因此,无论父母双方是否离婚,都应当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

三、强制执行与刑事责任

当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时,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要求支付抚养费。如果判决生效后,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仍然拒不执行,那么人民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同时,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拒执罪,从而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综上所述,拒付抚养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而是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因此,建议负有支付义务的一方应当积极履行义务,避免因拒付抚养费而面临法律制裁。

法院判决也要不到抚养费怎么办 (五)

一、法院判决抚养费后还是拿不到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一)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不给子女抚养费的,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前夫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二)法院进入强制程序时,一般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执行工作规定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对已发生法律效率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可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也就是说对具有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不经申请,由法院依职权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

(三)强制执行的办法:一是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二是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

二、不给抚养费子女有义务赡养吗

不给抚养费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不给孩子抚养费,并不影响父母年迈的时候子女必须赡养老人。如果父母年迈的时候没有生活来源,子女不予赡养的,情节严重的照样构成遗弃罪。

三、离婚后抚养费给不起怎么办

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

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四、抚养费要支付到什么时候

1、无条件给付期限。从出生到18周岁为止。

2、有条件的不给付期限。一般指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其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3、有条件的给付期限。一般是指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等情形,父母仍应当负担抚育费。按年支付有困难,可按月或按季度给付。现代社会进入大学学习,几乎成为人生必经的教育阶段,甚至有些子女还要求让父母出资巨额的留学费用,子女为此提起诉讼的也并不少见;但2001年12月27日开始实施的《新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父母抚养的子女仅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很明显,已将那些大学学历的费用排除在父母的抚养义务之外。此外,对于离婚前一方长期停付抚育费的,离婚后可酌情由一方补付一部分或全部抚育费。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次、两次,但总不可能对方只要拒绝支付抚养费我们就申请强制执行,因为这样的操作有些太耗费自身的精力,因此,要想彻底解决不支付抚养费的这种违法行为,在当事人屡次三番不执行民事判决书的情况下就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48条明文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7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不支付抚养费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