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的组词 (一)

鞭的组词

鞭的组词:七宝鞭、鞭爆、鞭毙、鞭缚、鞭笞、鞭毛、鞭挞、鞭鞘、鞭炮、鞭棰、鞭辟、鞭叱、鞭策、鞭_、鞭罚、鞭梢、鞭励、鞭约、

鞭的笔顺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撇、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捺。

鞭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八画

鞭 1

2 竖

3 竖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横

9 竖

10 撇

11 竖

12 横

13 竖

14 横折

15 横

16 横

17 撇

18 捺

鞭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鞭的拼音为biān,部首为革,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ㄅㄧㄢ,笔顺编号为122125112321251134。

鞭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3)(名)成串的爆竹:~炮。(4)(动)鞭打:~马。

二、辞典解释

三、详细解释

名词(1)(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2)同本义泛指鞭子鞭,驱也。——《说文》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骏马不劳鞭。——唐·李白《赠友人》(3)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4)竹根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_《新竹》(5)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6)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如:教鞭(7)古代一种兵器。如:三棱鞭;钢鞭;九节鞭动词(1)打马。泛指鞭打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2)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3)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史记·伍子胥列传》(4)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下面介绍下鞭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鞭】字的组词有:

七宝鞭、鞭爆、鞭毙、鞭缚、鞭笞、鞭毛、鞭挞、鞭鞘、鞭炮、鞭棰、鞭辟、鞭叱、鞭策、鞭_、鞭罚、鞭梢、鞭励、鞭约、

关于【鞭】字的诗词有:

《野节鞭·神鞭鞭宇宙》、《感物·老牧鞭群羝》、《水调歌头·鞭石下沧海》、《绮情·春柳悬如春日鞭》、《圣泉寺·笑问并儿一举鞭》、《所种竹鞭盛行》、《梦中作·举鞭重到故都行》、《长安道·鸣鞭过酒肆》、《学同年·金明池上共扬鞭》、《五绝·视后而著鞭》、

关于【鞭】字的成语有:

鞭辟入里、鞭长莫及、鞭辟近里、鞭不及腹、鞭长不及、鞭长不及马腹、鞭驽策蹇、鞭丝帽影、鞭麟笞凤、鞭辟向里、鞭擗向里、鞭墓戮尸、鞭辟着里、鞭长驾远、鞭约近里、鞭擗进里、鞭尸楚墓、策马扬鞭、击鞭锤镫、截镫留鞭、

关于【鞭】字的英语有:

whip、spur、hide、leather、stripe、

关于【鞭】字的书法图有:

文言文《王冕僧寺夜读》的翻译。 (二)

一、【原文】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二、【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竹简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成了精通儒学的人。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

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三、王冕简介

王冕(1310~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中冕僧画荷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

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别名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

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锦衣卫,他们在明朝灭亡时都去了哪里? (三)

在古代影视剧里,我们都见过锦衣卫,然而这支曾传奇般存在的部队在明朝灭亡的时候,除了多数战死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投降了清朝,继而为清朝效力。当然有的锦衣卫在明朝灭亡之后选择了自杀!

使骆养性便是锦衣卫最后一任的指挥,当时他在朝中的官职为正二品的左都督,基本上是能够跟六部尚书平起平坐的,不过随着李自成在攻入北京城之后,这位昔日的大人物便成为阶下囚,不过李自成并没有杀他,反而是追出赃银3万两,便放了他!在多尔衮进入北京城之后,骆养性便向清朝投降,当时的多尔衮便将他任命为天津总督。在这个职务上,骆养性还是为当地的百姓作出有些贡献的。比如说他主动向朝廷请求,希望能够减免当地的赋税,只征收一少部分,最终得到多尔衮的回复。

后来由于骆养性私自迎接南明皇帝的使者,遭到了革职查办。至于说锦衣卫的副指挥使李若琏,可以说非常有骨气一位,李自成大军在进攻北京城的时候,李若琏便奋力进行阻击,最终失败后,李若琏便自杀殉国。至于其他的锦衣卫干部,大部分人都是投靠了清朝,成为他们的爪牙。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

还有小部分的锦衣卫成员继续拱卫南明小朝廷,像广东都指挥使马吉翔,一直都在支持明朝皇室成员作斗争!不过最终还是被清朝给覆灭,当时的锦衣卫被清朝改名为“銮仪卫”,他们虽然继承前朝的官职,但手中的权利却被削弱,早已没有当初的勇猛。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鞭子打人图,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