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一)

专家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最佳答案我个人持反对意见。

法定婚龄降到18岁,如果三代人都18岁结婚,36岁就当姥姥,54岁就当太姥姥,就当都是婚后生子19岁的妈妈,别说姥姥没退休了,太姥都没退休呢!

18岁 人格不独立,经济不独立,思想不成熟,三观也没成型,28的才懂结婚。更何况18的。

单身女性的生育权不应该以降低道德标准为代价。

本人女,我感觉结婚对我来说就是负担啊,不结婚,自己挣钱自己花,月薪七八千,我不追求名牌的任何东西,想吃吃,想花花,生活过得美如花一想到结婚,就替自己觉得不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委员建议降低法定婚龄 会有哪些好处 (二)

最佳答案降低法定婚龄对年轻人和整个社会都有潜在的益处。首先,它能促使年轻人更早步入婚姻,从而在生活压力下寻得情感依托,提高他们的婚姻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快节奏社会中,婚姻成为年轻人寻求安逸和幸福的途径,早婚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其次,通过降低婚龄,可以刺激生育,增加出生人口,对抗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社会的劳动力和资源平衡(人口老龄化压力下,早婚生育有助于增加新生代,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早婚还能减少单身人口比例,降低心理问题的风险,对社会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晚婚晚育可能导致单身增多,孤独和社交问题可能随之而来,早婚有助于减少这些风险)。在推进这一改革时,必须关注年轻人的身心发展,强化婚姻法律保护,确保婚姻的稳定和幸福(在实施过程中,需兼顾年轻人的需求,加强法律保障,保障婚姻的健康和和谐)。

黄细花两会提案 (三)

最佳答案在2012年的两会上,黄细花提出了以下提案:

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她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从男性的22岁和女性的20岁降至18周岁。她认为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剩男剩女”、高龄产妇和未婚同居等问题的增多。降低法定婚龄可以更好地保护低龄事实婚姻群体的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于缓解春运交通压力:

她建议在全国高速路在腊月二十六日至正月初六期间实行免费通行,以缓解春节期间的交通压力。她认为春节期间的高速公路收费增加了汽车运营成本,加剧了交通拥堵。

关于设立慈善日和感恩节:

她建议设立全国统一的慈善日,选定6月30日为慈善日。她还提议将农历8月16日设为中国感恩节,以此传承孔子对父母的感恩传统。

黄细花的这些提案关注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法律和文化层面的改革,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结婚年龄调整到18岁 (四)

最佳答案将结婚年龄调整到18岁这一提议,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此提议的详细分析:

法律与政策的考量:

法定婚龄的设定:法定婚龄通常基于国家的法律、文化、社会和经济状况。将结婚年龄调整到18岁,意味着国家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成熟度,能够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与国际接轨:许多国家的法定婚龄都设定在18岁或更高,将我国的法定婚龄调整至18岁,有助于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婚姻观念的转变:降低法定婚龄可能会促使社会重新审视婚姻观念,强调个体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和责任感。教育与职业发展:18岁通常是完成基础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时期。将结婚年龄设定在这个年龄段,可能会鼓励年轻人在婚姻之前先完成学业和职业发展。生理与心理的成熟度:

生理发育:虽然18岁的个体在生理上通常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成熟度可能因人而异。因此,需要确保年轻人在婚姻中具备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情感稳定性:婚姻需要稳定的情感基础。18岁的年轻人可能还在探索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因此,需要谨慎考虑他们是否准备好承担婚姻的责任。潜在的风险与挑战:

家庭责任:年轻人在婚姻中可能面临更多的经济、育儿和家庭责任。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准备和支持,可能会导致婚姻不稳定或家庭矛盾。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年轻人在婚姻中取得成功,包括提供婚姻咨询、育儿指导等。综上所述,将结婚年龄调整到18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法律、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讨论,以确保这一调整能够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年轻人的需求。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法定婚龄被建议降低的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