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
- 2、诈骗不是主犯怎么判
- 3、诈骗罪怎么定罪
- 4、诈骗判什么罪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 (一)

贡献者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规定如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行为,从形式上包含两种:
1、是虚构的事实,第二种是掩盖事实的真相;
2、从实质上则是指使受害人陷入了错误认识的行为。
诈骗有以下情节的可以按上述规定处罚: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综上所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不是主犯怎么判 (二)
贡献者回答多人行骗,构成诈骗罪的,属于共同犯罪,不是主犯即是从犯,比主犯判的轻,具体标准根据本人的犯罪情节决定。
诈骗罪非主犯判刑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诈骗罪如何认定不是主犯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针对如何认定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诈骗罪累犯如何认定
累犯认定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累犯,一种是特别累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怎么定罪 (三)
贡献者回答诈骗罪的定罪主要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定罪标准如下:
基本定罪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即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加重处罚情形:
当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将面临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则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主犯与从犯的界定:
主犯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诈骗活动的,以及在共同诈骗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员。从犯则在共同诈骗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主犯和从犯的处罚原则不同,主犯按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而从犯则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重点内容:诈骗罪的定罪主要依据诈骗公私财物的数额大小以及情节的严重程度,同时考虑主犯和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
诈骗判什么罪 (四)
贡献者回答诈骗一般会被判定为诈骗罪。具体的判定和刑罚依据诈骗的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具体如下:
数额较大: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或者是单处罚金。数额巨大:会被判处三年到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并且处以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被判处十年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是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诈骗罪的罪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维格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