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罪,作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进行暴力袭击的行为,其法律后果不容忽视。一般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袭警罪的刑罚幅度较为明确。暴力袭击正在执行公务的警察,通常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在使用枪支、管制刀具等危险工具,或是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刑罚将更为严厉,可能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样的法律设定旨在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和社会秩序。
- 1、袭警罪一般判刑多久
- 2、袭警罪被判刑多久是合法的?
- 3、打警察一巴掌怎么判刑
- 4、袭警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袭警罪一般判刑多久 (一)

最佳答案袭警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袭警罪的刑期分为两个档次: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行为。
袭警罪的设立旨在维护警察执法权威,保障社会公共秩序。警察作为执法主体,其人身安全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执行效果和社会稳定。因此,对袭警行为的严厉打击不仅是对警察权益的保护,更是对社会秩序和法治权威的维护。
情节较轻的判刑
对于情节较轻的袭警行为,如使用一般暴力手段阻碍警察执行职务,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判刑
对于情节严重的袭警行为,如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警察人身安全的,通常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罚金与附加刑
在部分案件中,法院还可能根据具体情节判处罚金或其他附加刑。若袭警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法院可能判处赔偿损失或支付罚金。
维护人民警察执法权威
人民警察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肩负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维持司法秩序等重要职责。袭警行为不仅对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严肃性。设立袭警罪可以有效遏制暴力袭警行为,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
保护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
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危险和暴力威胁。袭警罪的设立,通过法律手段对暴力袭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
维护国家法律权威和社会秩序
袭警行为不仅是对警察个人的攻击,更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公然挑衅。通过设立袭警罪,明确对暴力袭警行为的惩处标准,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袭警罪被判刑多久是合法的? (二)
最佳答案袭警罪合法的判刑标准,是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实对于我国的妨碍公务的犯罪行为来说,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行为人袭警的,袭警也可以认为是妨碍公职人员执法的一种行为,并且此时是需要被严厉的处罚的。 一、袭警罪被判刑多久是合法的?
要看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涉嫌袭警罪的的会被判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持械袭警或者是冲撞警车等行为的是三年,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未构成犯罪的一般只会是行政拘留。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犯袭警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人民警察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只是辱骂,或者实施袭警情节轻微,如抓挠、一般的肢体冲突等,尚不构成犯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于袭警的行为并非一律作为犯罪处理,还需要结合行为手段、情节等作出综合性判断。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对于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二、袭警罪的特征是什么?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正常管理秩序和人民警察的人身权益。人民警察执法代表了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暴力袭击正在执法的人民警察的,既妨害了国家正常社会管理秩序,还可能给执法的人民警察人身权益造成危险或者侵害。
2、袭警罪的客观方面是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以暴力相威胁不构成袭警罪,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依照妨害公务罪处罚。
3、袭警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属于自然人犯罪。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有的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为了单位的利益,带头或者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妨碍警察执法的行为,应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追究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4、袭警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故意形态只能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并且行为人明知对方是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袭警罪作为妨害公务罪的加重情节。但是《刑法》对于袭警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最高判七年。并且还需要承担附带的罚金以及民事赔偿。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遇到了警察人员执法的,是需要积极的配合的,如果是行为人运用暴力的非法手段袭击正在执法的警察的,此时是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如果是造成了我国的警察的人身权益受到伤害的,此时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打警察一巴掌怎么判刑 (三)
最佳答案打警察一巴掌视具体情节,可能构成袭警罪、妨害公务罪或故意伤害罪。同时还要考虑民警是否在执行职务,若殴打行为发生在民警休息时间,通常不构成袭警罪或妨害公务罪。且若未造成严重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可能给予治安处罚,如罚款、拘留等。
警察正在执行职务且未受伤:构成妨害公务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造成警察轻微伤伤情:涉嫌故意伤害罪,轻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最高可判死刑;
警察未执行职务且无伤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5-10日拘留+200-500元罚款。
1、<害公务罪(核心罪名)
适用条件:
警察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如出警、抓捕、交通执法);
暴力行为阻碍公务(如掌掴、推搡、抢夺执法装备)。
2、故意伤害罪
加重情形:
持械攻击(如使用钥匙、手机砸击);
多人围殴(3人参与);
造成警察心理创伤(如确诊PTSD)。
3、治安处罚(兜底情形)
适用条件:
警察未执行职务(如下班期间、私人纠纷);
无伤情或仅表皮红肿(经鉴定不构成轻微伤)。
1.刑事风险应对
黄金48小时:
立即委托律师介入,固定“执行职务合法性”证据;
申请伤情重新鉴定(如质疑原鉴定程序违规)。
认罪认罚协商:
通过赔偿、公开道歉争取缓刑(赔偿金额建议≥3万元);
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可减少量刑10%-30%。
2.治安处罚救济
行政复议:
收到处罚决定书60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行政诉讼:
对复议结果不服,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重点举证警察存在过错)。
3、延伸风险
职业关联影响:
公职人员袭警将面临开除公职;
留学生、外籍人士可能被驱逐出境。
民事连带责任:
除刑事责任外,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及精神损害赔偿(法院支持标准:5000-5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袭警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四)
最佳答案对袭警罪规定的判刑标准通常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判处拘役或者管制,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嫌疑人是使用管制刀具或者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袭击人民警察的,将判处3年到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袭警罪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袭警罪判刑标准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涉嫌袭警罪法院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三、袭警罪的罪轻辩护词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
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
(三)辩护理由
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分析公诉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实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辩护理由;或者运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见,针对起诉书中提出的罪名发表意见;认罪态度主要是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提出可以从轻的理由。
(四)结尾。归结辩护理由,提出有关判处被告的建议。
(五)写明辩护人姓名,并注明具体日期。
综上所述,关于袭警罪的判刑标准,其实也要根据犯罪情节才能详细分析,这里特别要注意,袭警行为即便没有给人民警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后果,也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民众虽然对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有监督权,但也必须通过法定途径行使监督权。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格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袭警的判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