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政案件的受案与刑事案件的立案有啥区别?
- 2、行政案件有立案吗
- 3、受案和立案的区别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行政案件的受案与刑事案件的立案有啥区别? (一)

最佳答案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受案和立案有何区别?让我们通过改写后的内容,一一解析。
1. 受案与立案的区别
公安机关是处理报案的主要机构,不论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首先都会涉及到“受案”这一环节。但需明确,“受案”与“立案”并非同一概念。受案是指所有行政和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接收的过程,而立案则专指刑事案件,意味着公安机关决定对某一行政行为启动刑事调查程序。
2. 行政受案的条件
行政案件的受案条件包括外部职能管辖和内部管辖分工。公安机关只有在行为在其职能管辖范围内,且符合内部管辖分工的情况下,才会受案。通常,行政违法行为是否构成,与严重程度无关,只要求违法事实及在管辖范围内即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如赌博等特定行为,需达到一定数额才构成行政案件。
3. 刑事立案的范围
刑事案件的立案范围由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明确界定。并非所有犯罪均由公安机关侦查,如贪污贿赂、渎职犯罪通常由检察院负责;自诉案件则直接由法院受理,如侮辱、诽谤等。此外,国家机关内部的犯罪,如监狱内犯罪,由相应部门独立侦查。
综上所述,尽管作为公民,了解这些基本法律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对一些法律问题,但在遇到复杂法律难题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才是明智之举。
行政案件有立案吗 (二)
最佳答案行政案件有立案。
1、公安机关接收群众报案时,受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2、涉及行政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会决定是否立案;
3、立案是公安机关开始调查报案内容的行为;
4、行政案件立案程序有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
1、受理阶段:行政机关对提交的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准备阶段:法院通知当事人,并收集、调查证据,准备开庭审理;
3、审理阶段:法院组织开庭,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法官进行审理;
4、判决阶段: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行政判决,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在接收群众报案时,不仅受理刑事案件,也受理行政案件,并根据是否涉及行政违法行为决定是否立案,立案是其开始调查报案内容的行为,而行政案件的立案程序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受案和立案的区别 (三)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经审查决定作为行政案件办理的予以“受案”;经审查决定作为刑事案件办理的予以“立案”。也就是说,立案只针对刑事案件而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温馨提示】
明白行政案件有立案吗 受案和立案的区别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