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多少年 (一)

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多少年

优质回答简单来说,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就会构成犯罪,并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判处不同的刑罚。量刑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起至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均有可能。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的量刑与诈骗金额的大小密切相关。

一、数额较大

1、金额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

2、量刑幅度: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数额巨大

1、金额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

2、量刑幅度:

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数额特别巨大

1、金额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

2、量刑幅度:

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特殊情况

1、电信网络诈骗: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的可判刑,电信网络诈骗5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各地区差异:

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一、诈骗金额

1、诈骗金额是量刑的重要依据:

诈骗金额越大,刑罚越重。

二、犯罪情节

1、犯罪人的认罪态度:

犯罪人的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赃退赔,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2、是否有自首立功情节:

犯罪人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是否为诈骗集团首要分子:

如果是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会从重处罚。

三、其他情节

1、诈骗对象:

诈骗对象是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弱势群体,会从重处罚。

2、诈骗用途:

诈骗所得未退赔且用于非法活动的,可能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不是主犯怎么判 (二)

优质回答多人行骗,构成诈骗罪的,属于共同犯罪,不是主犯即是从犯,比主犯判的轻,具体标准根据本人的犯罪情节决定。

诈骗罪非主犯判刑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诈骗罪如何认定不是主犯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针对如何认定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诈骗罪累犯如何认定

累犯认定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累犯,一种是特别累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经济诈骗罪能判多少年 (三)

优质回答经济诈骗罪的刑期判决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具体如下:

数额较大:

刑期: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罚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认定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为“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刑期: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罚金:并处罚金。

认定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诈骗、诈骗手段恶劣等,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认定为“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数额特别巨大:

在“数额巨大”的基础上,若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五十万元,则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此时,刑期和罚金可能会更加严厉,但具体判决还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院裁量。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诈骗罪的刑期判决不仅取决于诈骗数额,还受到诈骗手段、社会影响、被告人前科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面临经济诈骗罪指控时,建议被告人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诈骗过多久不能立案 (四)

优质回答诈骗超出了追诉时效就不能立案和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诈骗罪的追诉期如下:

1、诈骗数额较大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

2、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十年;

3、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十五年或者二十年。

诈骗罪具体判罪其情况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五十万元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罪判刑时间:

1、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

2、4000元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

3、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4、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综上所述,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多长时间不立案就不生效涉及到追诉时效的问题,超出了追诉时效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于诈骗犯罪判多久,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