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遗产官司一次开庭就判了
- 2、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
- 3、遗产继承过了3年还能起诉吗
- 4、遗产继承过了10年还能起诉吗
- 5、遗产继承时效超过2年还能起诉吗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遗产官司一次开庭就判了 (一)

最佳答案法律主观:
一、遗产官司一般多久宣判
遗产官司一般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1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0日。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5日。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审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不受上述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裁定再审的民事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二、遗产纠纷怎么打官司
(一)原告
1、确定起诉法院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2、明确被告和诉讼请求
(1)明确诉讼请求的内容一般来说,继承案件的诉讼请求有两点:一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告继承的遗产是多少,二是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
(2)处理好告多与告少的关系。由于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告少了法院也不能依照职权主动干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告多比告少好,但多与少又是相对的,必须根据案件作具体分析,还要考虑告多与诉讼费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问题。
3、明确起诉条件根据我国规定,当事人应该符合也下几个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否则,人民法院不受理。
(二)被告
1、不能之不置理。
现实中,有的被告感到原告是无理告诉,或知道无理就不进行答辩了。不答辩虽然可以,是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次辩解的机会,也失去了使法官全面了解案情的机会。这样,将直接影响自己的诉讼效果。
2、要正确对待。
先要看对方主体是否合格。有无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进而对诉状中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答辩。
3、写好答辩状。
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驳斥对方,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的诉讼文书。答辩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原告的起诉中的诉讼主体是否合格、列举事实是否真实,主张有无证据,请求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力求做到针对性强、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证据充分、论述有力。
从法律上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的支持,即使有关系,也只能赢一时,不能赢到底。因此,当事人能否把好证据关,是成败的关键。要全面地收集好证据,运用好证据,仅靠当事人自己是不行的。这时,律师的作用就不能低估。根据民事诉讼案中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当事人每提出一个主张,就必须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
三、打遗产继承官司怎么收费
《诉讼费用交纳标准》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律师费原则上协商确定,参考标注是按照争议的遗产数额,按照相应比例计算。通常百分之七或者八。
遗产纠纷一般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其他情况的依据法律规定。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 (二)
最佳答案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以下是关于遗产继承诉讼时效的详细解释:
基本诉讼时效: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这意味着,如果权利人在三年内未行使继承权或未对侵犯其继承权的行为提起诉讼,那么其继承权可能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起算时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得知或应当得知其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继承权被侵犯的那一刻起,三年内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最长诉讼时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权利受损的时间超过二十年,法院一般将不予保护。但这也存在例外情况,即如果有特殊情况,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酌情延长诉讼时效。
法律规定优先:虽然上述是普遍规定,但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应遵循相应规定。因此,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综上所述,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具体起算时间和最长诉讼时效可能因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在处理遗产继承纠纷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遗产继承过了3年还能起诉吗 (三)
最佳答案遗产继承过了3年还能起诉。
但是已经丧失了胜诉权。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没有特殊事由,超过3年去起诉的,基本已无胜诉权,将转化为个人债务,很难由公权力去解决。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
起诉继承遗产的流程如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提交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遗嘱、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受理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立案。
综上所述,遗产超过三年也可以起诉,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会支持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对于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遗产继承过了10年还能起诉吗 (四)
最佳答案一、遗产继承过了10年还能起诉吗
1、遗产继承过了10年还能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起诉,但是可能丧失了胜诉的权利,因为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就丧失了胜诉的权利。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遗产继承的条件有哪些
1、能够成为继承人的必须是在继承开始时生存的人;
2、能成为继承人的只有与被继承人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相互扶养关系的人,与被继承人无关的人,即使接受了被继承人的遗赠,也只是受遗赠人,不能称之为继承人;
3、胎儿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仍在母亲的腹部,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因此不能被认定为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但在分割遗产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4、继承人不得丧失继承权。
遗产继承时效超过2年还能起诉吗 (五)
最佳答案遗产继承时效超过2年仍然可以起诉。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诉讼时效期限: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因此,即使遗产继承时效超过2年,但只要在三年内,继承人仍然有权提起诉讼。
2. 最长诉讼时效限制: 虽然一般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但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这意味着,如果自继承开始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继承人再提起诉讼将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3. 特殊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继承人因正当理由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但这需要继承人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的正当理由。
综上所述,遗产继承时效超过2年仍然可以起诉,但需在继承权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且自继承开始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遗产继承诉讼的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