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休假国家规定几天 (一)

公休假国家规定几天

最佳答案国家公休假具体时长的规定分为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两部分:

法定节假日: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3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这些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带薪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注意事项: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公休天数与工作年限 (二)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公休假的天数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具体规定如下:

1. 对于工作不满一年的员工,他们不享有年休假。

2. 对于工作满一年但不足十年的员工,他们享有五天的年休假。

3. 对于工作满十年但不足二十年的员工,他们享有十天的年休假。

4. 对于工作满二十年的员工,他们享有十五天的年休假。

周末或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公休假的天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年限的计算并不只限于当前单位,如果员工辞职后,其工作年限可以继续计算前一个单位的工作时间。例如,员工在A单位工作了两年,之后转到B单位工作,那么他的工作年限仍然是两年,可以在新单位享受到五天的年休假。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的。

事业单位公休假最新规定 (三)

最佳答案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公休假天数依据工龄确定。

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

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

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

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员工,每年休假20天。

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公休假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四)

最佳答案公休假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公休日

定义:公休日是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在我国,由于规定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高于40小时,因此一般用人单位会实行每周休息两日的制度。这意味着,员工在连续工作五天后,有权享受连续两天的休息时间。

二、公共假日

定义:公共假日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到的假日,如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这些假日是全国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享受。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公民享受到的假日,如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等,并不属于公共假日的范畴。

三、带薪年休假

法律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意味着,员工在满足一定工作年限后,有权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休假,且休假期间工资照发。

四、用人单位的责任

保障休息权: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在公共假日期间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确保员工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休假权益。

综上所述,公休假的法律规定涵盖了公休日、公共假日以及带薪年休假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休假权益。

公休假补贴发放规定 (五)

最佳答案一、公休假补贴发放规定有:

1、机关工作人员

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月基本工资+月特岗津贴+月通讯补贴+月生活性补贴+月工作性津贴)×12个月+年终一次性奖金:按规定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261天×2 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月生活性补贴+月工作性补贴

其中: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 警衔津贴+职务工 资+级别工资;

机关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带薪年休假报酬计算=机关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月基本工资+月特岗津贴+月职务补贴+月93保留补贴+月类差+月物价海岛补贴+月海岛职务补贴+月误餐费+月考核奖+月区定岗位津贴+月职务岗位津贴+月定额福利费+月06工改保留津贴补贴)×12个月+奖金福利费1036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按规定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261天×2;

可增发的一个月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3870元/人; 其中:月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技术工资+ 0.1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发放的应休未休年休假日报酬计算×可发放的带薪年休假天数。

3、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休假工资的计算

①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员休年休假,应当征求工作人员本人的意见。

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人员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对其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③工作人员年休假工资报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收入外,其余部分应当由所在单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经费按现行经费渠道解决。实行工资统发的单位,应当纳入工资统发。

④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

⑤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

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二、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

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单位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年休假由单位统筹安排,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相信关于公休假的规定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