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当下,外观专利作为保障产品独特设计的重要一环,其侵权赔偿标准的规定显得尤为重要。当一项外观设计专利遭受侵权时,权利人如何获得合理赔偿,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关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标准主要依据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及法定赔偿等多个维度来确定,旨在全面保障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侵权行为进行有效遏制。

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

外观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优质回答外观专利侵权赔偿如下所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计算方法:

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以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额;(1)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2)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2、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是: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

3、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是: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且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

怎么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 (二)

优质回答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1、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2、假冒他人专利行为。3、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4、除法律明确规定之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两种侵权行为:过失假冒、反向假冒。

网友咨询:

怎么认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

广东莞升律师事务所路丰梅律师解答:

整体观察、综合判断是外观设计侵权判断的主要方式。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应当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的专业设计人员的眼光和审美观察能力为标准。

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方法,通常是以产品的功能、用途作为标准,同时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有关商品的分类。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认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类似商品,到此就可以认定专利侵权不成立。

广东莞升律师事务所路丰梅律师解析:

下述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行为,不再需要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这是对专利权的一项重要限制,被称之为“专利权穷竭原则”。

2、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了的制造、使用的和要准备,并且仅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这就是先用权原则。

3、善意地使用或者销售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出售的专利产品。

4、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海、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过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不视为侵权。

5、商业目的的使用。《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专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行为,不视为侵权,因为该行为不属于商业行为。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路丰梅律师简介

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产品外观专利侵权怎么处理 (三)

优质回答产品外观专利侵权怎么处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下是对其进行的分析:产品外观专利侵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1、企业侵犯他人外观专利权的,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合理的抗辩理由,如无效抗辩、先用抗辩、合法来源抗辩或现有技术抗辩。如有合理的抗辩理由,被诉侵权人可以免除赔偿;

2、如果他人侵犯了企业设计专利权,企业需要收集证据,然后决定发送律师函或直接起诉对方;

3、无论是他人侵权还是企业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权,都应对外观专利进行专利评估报告,聘请专业人员对侵权产品和外观设计证书上的设计进行侵权比较分析,确定侵权产品是否属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怎样认定产品外观专利侵权?

认定产品外观专利侵权如下:

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向专利局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被控侵权产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确定二者是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3.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即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被授予专利的外观设计与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进行要部观察,整体判断。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六十八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十九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来判定外观专利侵权 (四)

优质回答判定外观专利侵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评估外观设计的相似性:

从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角度出发,判断两件产品外观设计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之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其认知和判断基于其普遍的视觉感知能力。

全面审视外观设计的可视部分:

包括但不限于形状、图案、色彩等所有能影响产品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的因素。通过综合考量这些细节,分析被指控侵权设计与授权外观设计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似或近似。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造、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该专利产品,即构成侵权行为。

结合消费者的一般认知水平:

在判断外观设计相似性时,需要考虑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的普遍认知水平和视觉感受。

通过步骤,可以全面分析并判断是否存在外观专利侵权行为。

如何界定外观专利侵权 (五)

优质回答判定外观专利侵权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关键要素:

侵犯对象:必须是已在中国获得有效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存在违法行为:即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以盈利为目的使用专利。主观过错:侵权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侵权人是否明知其行为侵犯了专利权,或是否存在应知而未知的情况,是判断其主观过错的重要依据。商业目的:侵权行为需出于商业生产或经营目的。如果侵权行为涉及大规模生产或销售,通常会被认定为侵权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判断相似性:需确认被指控侵权的产品是否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设计完全相同,或者是否构成了实质性相似。如果侵权产品在视觉上与专利设计基本一致,且在功能上相似,可能构成侵权。综合分析:判定外观专利侵权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产品的设计特点、与专利设计的相似程度、侵权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以及侵权人的主观状态等因素。

遵循这些标准和原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判定是否存在外观专利侵权行为。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外观专利侵权,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