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修改历程是劳动法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首次修改发生在2009年8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劳动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随后,在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再次对劳动法进行了修订,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这些修改不断完善了劳动法律体系,更好地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 1、劳动法修改是什么时间
- 2、2008年1月开始对劳动法有所休改,谁能否说新的劳动法与旧有哪些变动
- 3、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删除了哪些内容?
- 4、劳动法新规定试用期是多久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劳动法修改是什么时间 (一)

优质回答我国《劳动法》的修改时间为:至今未做过修改。以下是关于我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情况的详细说明:
《劳动法》的颁布与施行:
时间:我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公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公布了该法律。
施行日期:自1995年1月1日起,《劳动法》开始施行。
关于《劳动法》的修改:
现状:自1995年施行以来,我国《劳动法》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关系:
时间:2007年6月29日,我国颁布了《劳动合同法》。
生效日期:该法律从2008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
与《劳动法》的关系:《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前者主要调整劳动合同关系,后者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整体性法律。因此,《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劳动法》的修改。
两部法律的有效性:
现状:至今,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仍然有效,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劳动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则是为了更具体地调整劳动合同关系,并非对《劳动法》的修改。
2008年1月开始对劳动法有所休改,谁能否说新的劳动法与旧有哪些变动 (二)
优质回答2008年1月并没有所谓的“新劳动法”的颁布,而是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了修订,与旧的《劳动法》及之前的《劳动合同法》相比,主要的变动包括以下几点:
《劳动合同法》的明确与细化:
签订合同的规范: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等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经济补偿的明确: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新法明确了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具体情形和标准,增加了对劳动者的保障。
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
劳务派遣的限制:新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限制了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并提高了劳务派遣单位的责任,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非全日制用工的规范: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执行与监督机制的强化:
执法力度的加强:新法强化了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对违法用人单位的处罚更加严厉,旨在提高法律的威慑力。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在劳动争议解决方面,新法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以便更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动是针对《劳动合同法》的修订,而《劳动法》作为基本法律框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地方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作为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在具体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的具体规定进行理解和执行。
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删除了哪些内容? (三)
优质回答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并未直接删除任何内容,而是在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上有所增加。具体来说:
一、原则性内容的增加
增加了“公平”原则:
《劳动合同法》明确将“公平”作为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之一,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进一步保护,确保劳动合同内容合理、公正,避免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条款。
增加了“诚实信用”原则:
《劳动合同法》还引入了“诚实信用”原则,这要求双方在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守信,不隐瞒、不欺诈,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关于必备条款的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劳动合同法》在订立原则上有所增加,但并未直接删除《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任何具体内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通常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这些内容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均有所体现,且未被删除。
三、总结因此,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非删除任何必备条款。这些增加的原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劳动法新规定试用期是多久 (四)
优质回答劳动法新规定中,试用期的具体时长如下: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这一规定确保了短期劳动合同下的员工不会面临过长的试用期,从而保障其尽快进入正式工作状态。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这一时段内的劳动合同,试用期被合理控制在两个月内,既能让雇主有足够时间评估员工能力,也避免了员工因过长试用期而承受不必要的压力。
三年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长期或无限期的劳动合同,六个月的试用期为雇主提供了相对充足的时间来全面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适应能力。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这意味着,一旦员工通过了试用期并转为正式员工,若再次被要求进入试用期,则属于违法行为。
权益保护:若员工发现自己的试用期权益受到侵害,如试用期过长或重复试用等,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劳动法新规定对试用期的时长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平衡雇主评估员工能力与保护员工权益之间的关系。职场新人在面对试用期问题时,应充分了解这些规定,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维格律网希望劳动法修改是什么时间,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