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集体合同的概念。 (一)

贡献者回答【答案】:(1)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由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2)集体合同根据协商、签约代表所代表的范围的不同,分为基层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地区集体合同等。我国集体合同体制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体制,即集体合同由基层工会组织与企业签订,只对签订单位具有法律效力。
集体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二)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可以分为综合性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两种,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动法律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一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集体合同的概念是怎样的 (三)
贡献者回答集体合同是企业行政和工会双方签订的,以完成生产任务和改善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劳动条件为中心内容的书面协议。以下是关于集体合同概念的详细解释:
签订双方:
集体合同是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双方共同签订的。工会代表职工的利益,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核心内容:
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包括完成生产任务和改善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劳动条件。这意味着合同不仅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还注重提升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签订基础:
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是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之间,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的商谈行为。这一过程确保了双方的平等参与和充分沟通。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1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这为集体合同的签订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和依据。
目的与意义:集体合同的签订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通过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集体合同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提升职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集体合同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维格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