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人的观念中,面对刑事案件时,律师的作用似乎并不大。他们认为,一旦事实确凿,证据充分,法律的判决便如同板上钉钉,难以撼动。这种看法忽略了律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微妙而关键的角色。尽管真相和证据是决定案件走向的基础,但律师的专业辩护却能确保程序的公正性,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误判和不公。因此,简单地将律师的作用边缘化,实则是对法律辩护机制的一种误解。
- 1、刑事案件律师作用不大
- 2、律师如何办理刑事案件
- 3、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 4、刑事案件什么时候请律师最合适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刑事案件律师作用不大 (一)

答刑事案件请律师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服务,在诉讼中的身份是代理人,但找不找可以自己决定。
刑事案件律师48小时内可以会见,相关规定如下:
1、刑事案件律师持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四十八小时内可以会见,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
2、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
诉讼代理人的权利有:
1、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诉讼代理的目的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诉讼代理人是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如果诉讼代理人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也就丧失了诉讼代理人的资格;
3、在代理权限内实施诉讼行为。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来源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授权。凡是超越代理权所实施的诉讼行为,都是无效的诉讼行为,不能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
4、诉讼代理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律师如何办理刑事案件 (二)
答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接受委托与全面了解案情 接受委托:律师在接到刑事案件的委托后,开始正式介入案件。 全面了解案情:律师需要仔细研究案卷材料,了解犯罪的性质、证据情况以及可能的法律后果,并与委托人进行深入沟通,明确辩护方向和目标。
2. 案件准备 收集有利证据:律师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收集可以证明委托人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如证人证言、物证等。 整理辩护材料:律师需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有力的辩护材料。 分析案情:律师需要对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控方证据的可信度和合法性,找出案件中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3. 法庭辩护 展示法律素养:律师在法庭上需要运用法律知识,对控方证据进行质疑和反驳。 提出辩护观点:律师需要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辩护观点和理由,为委托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 注意法庭礼仪和程序:律师在辩护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庭礼仪和程序,确保辩护的有效性。
4. 后续工作 整理案件材料:案件结束后,律师需要将案件材料归档整理,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辩护经验:律师需要总结本次辩护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辩护能力。 关注委托人后续情况:律师需要关注委托人的后续情况,如是否有上诉、是否改判等,以便及时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
综上所述,律师办理刑事案件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职业道德规范,全面了解案情、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充分准备并展示辩护能力、以及做好后续工作,以确保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 (三)
答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时,需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范。这些规范确保了律师在履行职责时能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规范要点:
依法履行职责: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时,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辩护与代理职责。其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受侵犯。
保守秘密: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以及委托人的隐私。这是律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必要手段。
独立进行诉讼活动:律师在担任辩护人或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时,应当依法独立进行诉讼活动,不受委托人意志的限制。这确保了律师能够客观、公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不得接受利益冲突案件:为了避免利益冲突,律师不得接受同一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这保证了律师在代理案件时能够保持中立和公正。
遵守收费规定: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收费规定,不得私自收案、私自收费。这有助于维护律师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形象。
认真办理案件:律师在受理案件后,应当认真查阅案卷材料,了解案情,收集证据,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在庭审过程中,律师应当充分发表辩护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辩护与代理职责。
刑事案件什么时候请律师最合适 (四)
答案件发生后,在家人被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时,及时请律师介入是比较好的时机。究竟在什么时候请律师才是比较好的吧。在不同的阶段,刑事律师代理的事项不同,而是否请律师当然还是由当事人及其家属自行确定。
刑事案件什么时候请律师最好
刑事案件一般分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提起公诉阶段、审判阶段。您可以三个阶段分别请律师,也可三个阶段一起请。具体什么时候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在这里为您介绍一下三个阶段律师的作用:
侦察阶段:
侦察阶段是案件的开始,说白了就是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其人身自由已经受到限制,可能已经被关进了看守所。
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3、申请取保候审
4、代为申诉控告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审查起诉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律师主要是审查各种法律手续,如居留证,逮捕证等等,同时审查这些行为是否合法。
根据律师所掌握的案件情况及时向检查机关提出建议,如侦察机关上报的涉案罪名是够正确,侦察机关在审讯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有无违法取证的行为,侦察机关未注意到或者忽视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重大情节及证据等等。
律师通过与检察机关的接触、磋商、研讨从而说服检察机关对案件能有一个更加清楚的印象。侦察机关由于种种原因,对其办理的案件未必都能做到程序合法,证据确凿。检察机关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必就一定对案件做出准确的定性。
此时如果有了律师的参与,律师将从相反的角度,至少是不完全相同的角度与检察机关进行研讨,将会有利于检察机关综合、全面、公正的对案件进行审查,从而避免或者减少对侦察机关上报的案件先入为主。不仅仅要着眼于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情节。同时还会着眼于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情节。
如果案件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律师可以全面的向检察机关提出建议,建议退回侦察机关作补充侦察。这样就可以尽最大的可能避免错案的发生。而一旦形成错案,首先也是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便是犯罪嫌疑人。
审判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律师将根据此前他所掌握的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情节依据娴熟的法律知识全面的对抗公诉机关,与公诉机关展开全面的唇枪舌战,真正的一场法庭鹿战将全面展开。
此时公诉人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并将依据事实、证据、法律请求法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律师则恰恰相反,律师将根据事实、证据法律提出被告人无罪、最轻,并请求法院充分考虑自己的意见。律师将依靠自己娴熟的法律知识,雄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捕捉每一个有利于被告人的情节。并及时向法庭提出。此时被告人在法庭上如果没有律师的辩护他将是一个十分孤独和被动的角色。
在实践中虽然法院是居中裁判的,但时常会不自觉的站在公诉人的一边,至少有这样的倾向。被告人此时处于被审判的地位,尽管法庭允许被告人自由陈述,但多数被告人不能,也不敢放开为自己辩护。害怕最终辩护不成反而落个态度不好,不愿接受法律的制裁的结局。而律师则没有这样的顾虑,他在法庭上将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被告人不能,或者不敢说的话,律师完全可以代替他说出。从而避免被告人因为害怕落个态度不好的结局而不敢为自己进行辩护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我们通过阅读,知道的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会越多,对待世界的看法也随之改变。所以通过本文,维格律网相信大家的知识有所增进,明白了律师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