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同时交往四个女友诈骗百万,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

浙江男子同时交往四个女友诈骗百万,他是如何做到的?

浙江海宁警方抓获一名涉嫌诈骗的男子,涉案价值达百万元。赵某,男,海宁人,赵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在缓刑期间,他又重操旧业。

赵某一个人分身聊天,游走于4名女子中,从25岁到39岁年龄层都有,在与她们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后,通过虚构事实、编造理由来骗取钱财。几乎这类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朋友圈总是单身又多金,需要人陪伴。

诈骗行径男子赵某不但将自己包装成一名有钱人,还自称有博士学历,谎称父亲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当作了这些既有身家又有背景的铺垫后,赵某开始了他的诈骗行径:

只是令张女士没想到,赵某利用她的信任,不断编造各种理由使其转账,赵某冒充律师联系张女士,称赵某去浙江丽水要货款时,被人认为是诈骗抓了,需要交保释金,于是,张女士当即转给赵某,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赵某先后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困难用钱的理由骗张女士20余次。

其实,张女士不知道的是在此期间,赵某如法炮制了另外3段“感情”,都是以与对方谈恋爱为名,目的就是撒网养“鱼”。他凭借着自己飞快的手速来切换不同的对话框,跟她说完晚安之后,却和另一个她聊到半夜……赵某与程女士在社区相遇,于是,他展开了一路猛攻,后两人确立情侣关系。同年,赵某与开服装店的李女士也确立了情侣关系。

赵某不仅仅是“钓鱼有方”,而且他会用各式花招拉低女人对他的心理防线。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是一碗迷魂汤,当事人想进一步拉近两人的情感关系时,他又抛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论,令她们钻入“圈套”。赵某先后以资金周转困难、走关系等各式理由向程女士借款。又以帮李女士做网络运营等为由,要求李女士帮助自己。

可就在赵某在与程女士、李女士、张女士谈着恋爱的同时,他又结识了蓬女士!赵某通过视频直播平台给蓬女士刷礼物然后建立了联系。赵某套路丰富,月初便和蓬女士确认了情侣关系。赵某先后三次以银行卡限额为由向蓬女士要钱。

事件的结果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赵某谎称需要保释金时,张女士已经有所怀疑了。为了确认她的猜测,张女士联系了公安机关,得知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后,张女士立即选择了报警。继张女士后,蓬女士也向警方报案,怀疑遇上骗子。警方经过调查,赵某最终落网归案。

三至七年判缓刑案例 (二)

法律分析:王某某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正当职业。后通过网络婚恋网站不断结交未婚男士,并以男女朋友的名义聊天,之后便以自己要开店,按照当地风俗男朋友需要送罗汉果,以此为借口骗取了全国各地8名男士的钱财,累计金额达到9万,案发后王某被关押在看守所,检察院量刑建议为3至7年。判决结果:一、王某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二、对王某某并处罚金5000元。

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200万从犯判缓刑的案例 (三)

法律主观分析:

1. 根据我国刑法,诈骗金额达到200万元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对此类罪行,法律规定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可能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

2. 在共同犯罪中,从犯通常会受到较轻或减轻的处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免除处罚。

3. 通常情况下,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会被收监。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综上所述,考虑到诈骗金额的巨大性,判决通常会在十年,而从犯即使受到减轻处罚,也通常会在三年十年以下量刑。然而,由于缓刑通常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此实际收监的可能性较大,除非从犯被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 该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宣告缓刑,这些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75岁的老人,应当宣告缓刑。

- 《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应接受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第七十七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诈骗70万判8缓刑案例 (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_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诈骗百万后判缓刑案例,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