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吸毒拘留会留案底吗?会对孩子有影响吗
- 2、强制戒毒跟监狱一样吗
- 3、社区戒毒的期限?
本文提供以下多个参考答案,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
吸毒拘留会留案底吗?会对孩子有影响吗 (一)

答吸毒拘留没有案底。 吸毒不是犯罪,不会留下案底,但根据我国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涉毒人员的违法记录不但不会消除,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纳入动态管理。如入住宾馆时会有人来查房、每月定期尿检等。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一、如何科学戒断毒瘾:
1、完整的戒毒流程包括三个环节:生理脱毒、心理脱毒、回归社会,缺一不可,接受专业的戒毒方式戒毒,能够科学的戒除毒瘾,减少留下后遗症的可能。
2、戒断毒瘾绝不仅仅只是药物的治疗,心理上的康复更加重要,药物上的治疗、心理上的开导、康复训练的模拟,基本可以让患者逐渐的恢复正常的生活。
3、除此之外,还需要患者自己的努力、家人的配合,吸毒者家属应当不遗余力的送家人戒毒,多方面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戒毒目的。
二、戒毒措施:
1、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
自愿戒毒: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到经省卫健委批准的具备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进行自愿戒毒,戒毒医疗机构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协议、明确戒毒期限等事项,并收取一定费用。目前,我省经省卫健委批准的戒毒医疗机构共有5家,其中济南有2家,东营、济宁、临沂各1家。第二种是到强制隔离戒毒所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书面同意后,吸毒成瘾人员可以到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2、社区戒毒
公安机关对于初次查获的吸毒人员一般进行治安拘留或罚款,第二次查获并认定吸毒成瘾的,公安机关将责令吸毒人员接受为期3年的社区戒毒。
3、强制隔离戒毒
对于吸毒成瘾人员有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等情形的,公安机关将对其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将其送到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为期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4、社区康复
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出所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为期3年的社区康复,有关要求与社区戒毒类似。
5、药物维持治疗
吸食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成瘾吸毒人员,由本人申请,并经登记,可以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期间定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服用替代药物美沙酮,来控制或减轻阿片类毒品的戒断症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强制戒毒跟监狱一样吗 (二)
答强制戒毒是指对吸毒成瘾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手段对其强制进行药物、心理治疗和法制、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而坐牢指的是因为犯罪被判处拘役刑罚,被关押在看守所或监狱服刑的刑事处罚。强制戒毒是针对吸毒人员的行政强制措施;而坐牢是针对犯罪分子进行的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强制戒毒和监狱是有区别的。强制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理脱毒、心理矫治、适度劳动、身体康复和法律、道德教育的场所。监狱指关押一切犯人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等。戒毒所是指将吸毒人员集中进行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对吸毒者进行戒毒治疗的场所。一般戒毒所都配备有相关的戒毒药物,相关的医护人员。戒毒所的分类主要有自愿戒毒所,社区戒毒所,强制戒毒所。狭义的监狱指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监狱的主管部门是监狱管理局,最高行政主管部门是司法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三十八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社区戒毒的期限? (三)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社区戒毒就是指吸毒成瘾人员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使吸毒人员在社区里实现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指出,把乡镇(街道、社区)政府作为基层开展禁毒、戒毒工作的主体,并确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几种戒毒形式,而社区戒毒将成为戒毒的主阵地。
扩展资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发〔2014〕6号),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完善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相结合的戒毒康复体系,提高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了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规划(2016—2020年)。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意见》(禁毒办通〔2013〕5号)。
紧紧围绕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目标,紧密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广泛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统筹利用各方面社会资源,全面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2、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关怀救助,注重人性化关爱帮扶,最大限度地教育、感化和挽救戒毒康复人员
2)坚持科学戒毒、综合矫治,积极适应不同吸毒人员不同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戒毒医疗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戒毒康复措施吸毒人员恢复身心健康
3)坚持部门参与、社会共治,认真履行政府部门和基层组织的法定职责,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分不同毒情、不同基础和不同条件,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戒毒康复模式,努力提高戒毒康复工作实效
5)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深入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创建活动,培育典型、先行先试,带动面上工作整体发展
6)坚持突出重点、改革创新,以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为核心,完善政策制度,推进实践创新,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任务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全面形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全面建立,各项戒毒康复措施全面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稳步提高的目标。结合各地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年度具体任务目标,基础条件好、工作发展快的地区可以提前实现。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只能为处于生理脱毒期的吸毒人员提供一般性的医疗服务,存在严重的吸毒、吸毒等严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