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这一化学物质因其极高的毒性而令人闻之色变。据悉,其口服致死量氢氰酸仅为0.06克,氰酸盐则在0.1至0.3克之间。一旦中毒,临床表现极为凶险。中毒者初期可能会感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随着毒性深入,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等症状,严重时更会导致意识丧失、全身痉挛,直至呼吸停止而死亡。氰化物中毒的潜伏期与接触浓度及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一旦发现中毒迹象,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量及临床表现如何? (一)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量及临床表现如何?

优质回答氰中毒主要源于无机和有机氰化物,常见于电镀工业,易于获取,不幸地,这些物质有时被用于不法行为。例如,误食处理不当的苦杏仁或木薯可导致意外中毒。 毒理作用:氰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通过与水反应生成剧毒的氰根离子((CN)-),如与氢离子结合为HCN,或与钾离子形成KCN。氰离子能抑制多种酶活性,特别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这会阻碍氧气的电子传递,导致内窒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最先受损,引发中枢性呼吸衰竭。

高浓度氰化氢吸入或大量氰化物摄入,可在短时间内(如2~3分钟)致人死亡,呈现“电击样”症状。氰离子还能与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影响氧的运输。 中毒剂量与致死量:氢氰酸口服致死量为0.7~3.5mg/kg,空气中浓度达到0.5mg/L即可致命。氰化钠、氰化钾的致死量为1~2mg/kg。成年人吃下40~60粒苦杏仁或10~20粒苦杏仁,儿童相应减半,都可能致死。未经处理的木薯致死量为150~300g。

中毒症状分为大剂量和小剂量,大剂量快速导致昏迷和死亡,小剂量则表现为麻木、恶心、抽搐、昏迷等,最终导致死亡。尸检可见血红素变化和器官窒息征象,消化道、大脑等器官受损明显。 扩展资料

氰是一种无色带苦杏仁味的剧毒气体,其毒性与HCN相似。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ppm。氰为直线型分子,碳氮三键的键长为115pm,碳碳单键的键长为138pm。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故称为拟卤素。化学活性位于氯之后溴之前。

氰化氢的中毒症状 (二)

优质回答氰化氢主要是从呼吸道吸入到人体内,液态的氢氰酸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中毒的早期主要有黏膜刺激症状,以及会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偶尔会有恶心、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表现为呼吸短促,胸闷症状会加重,接着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最后甚至会出现呼吸变浅、变慢,直至呼吸骤停。如果在短时间内吸入或者误服了高浓度的氢氰酸,则可在几秒钟内突然致人昏迷倒地、闪电型死亡。所以发生中毒以后要立即脱离现场,就地及时的治疗,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等。如果是经消化道摄入的则要立即催吐、洗胃,同时也要应用解毒剂,对呼吸、心跳骤停则要及时的进行心肺复苏的治疗。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量是多少? (三)

优质回答在众多的化学物质中,氢氰酸(HCN)、氰化钠和氰化钾是氰化物中最常见的三种形式。HCN,又称氰化氢,是一种无色且带有苦杏仁味的气体,对嗅觉敏感度有显著影响,约有四成人由于缺乏相应基因而无法闻到其味。它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能在空气中燃烧,当空气中浓度达到5.6~12.8%时,它具有爆炸性。作为剧毒物质,HCN主要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和采矿业(提取金银),还用于灭鼠、树脂单体的制造以及氰化物的生产过程中。 Cyanide salts,如氰化钾和氰化钠,均为无色晶体,它们在潮湿环境中会水解产生HCN,从而散发出苦杏仁味。氰化物以其惊人的毒性而闻名,只需轻轻舔舐,就可能致命。电影和电视中常常描绘的情节,间谍吞服预藏的氰化钾后迅速死亡,现实中,一次误服0.1克氰化钠或氰化钾足以致死,敏感者摄入0.06克也可能丧命性中毒几分钟内即可夺命,因此氰化物被称为“致命毒药”。

氰化物的毒性源自其释放的氰根离子,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氰根离子会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其功能,阻止组织对氧气的利用。高浓度摄入或吸入时,中毒者会立即晕厥,瞳孔放大,呼吸停止。对于少量摄入者,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紧缩、恐惧、胸闷、眩晕、呕吐等,随后肌肉痉挛和呼吸麻痹,通常在20分钟内死亡。低浓度的氰化物可能会转化为硫氰酸盐排出体外,长时间累积则会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失眠、四肢无力、疲劳、血压下降等症状。

扩展资料

氰是一种无色带苦杏仁味的剧毒气体,其毒性与HCN相似。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ppm。氰为直线型分子,碳氮三键的键长为115pm,碳碳单键的键长为138pm。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故称为拟卤素。化学活性位于氯之后溴之前。

氰化钾中毒多久会死 (四)

优质回答如果是口服氢化钾之后通常中毒症状之后十秒内出现现象,三十秒内昏迷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基本上在两分钟之内会发出生命的哀鸣。由于氢化钾毒性并不大,如果要致命它需要大概的是二十克左右或者是更多。

氰化钾中毒如果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生命,但是一般由于它的毒性非常的迅速,中毒症状比较强往往患者在抢救之前已经发生了死亡。从理论上来讲氰化钾中毒如果及时的医治是可以保全性命的,但是由于它的毒素发展非常的迅速。毒性非常的强烈并且中毒症状也比较强烈,病人往往在还没有来得及抢救就已经发生了死亡的现象,所以目前临床上对于氰化钾的中毒抢救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介绍

氰化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CN,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体。易溶于水、乙醇、甘油,微溶于甲醇、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水解。

用途

与氰化钠用途相同,较氰化钠在电镀时更具有高度导电性能,有镀层细致等优点,使用更为适宜,但价格较贵。用于矿石浮选提取金、银。钢铁的热处理,制造有机腈类。分析化学用作试剂。此外,也用于照相、蚀刻、石印等。

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少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氰化氢中毒多久致死,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