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犯罪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其立案标准也显得尤为关键。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非法经营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如个人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构成犯罪;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应予立案侦查;职务侵占罪中,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需达到6万元以上;挪用资金5000元至2万元以上,符合相关情形也应立案。这些标准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确保经济的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一)

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最佳答案经济犯罪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涉案金额 涉案金额是判断经济犯罪是否立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涉案金额越大,立案的可能性越高。例如,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是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的数额,如5000元。

2. 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也是立案的重要考虑因素。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贪污、受贿等,即使涉案金额不大,也可能被立案。而轻微的违法行为,如小额逃税,可能不会被立案。

3. 犯罪后果 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同样影响立案决定。如果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立案的可能性会增大。例如,集资诈骗案件如果导致大量投资者损失和社会不稳定,即使涉案金额不大,也可能被立案。

4. 犯罪嫌疑人的情况 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如有无前科、是否拒不认罪或逃避侦查等,也会影响立案决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不良记录或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立案的可能性会更高。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变化,立案标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个人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二)

最佳答案个人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当公安机关或检察院发现个人涉嫌经济犯罪的事实或确定犯罪嫌疑人时,这是立案的前提。

接收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信息:

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接收到关于个人经济犯罪的报案、控告、举报或自首信息,也是立案的重要依据。

属于管辖范围:

立案的机关必须是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

需要追究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对于接收到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公安机关或检察院需迅速进行审查。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应当立案;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

控告人申请复议:

若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决定不服,有权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申请复议。

综上所述,个人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过程,涉及犯罪事实的发现、管辖权的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存在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等多个方面。

经侦立案标准 (三)

最佳答案经侦大队立案需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此外不同经济犯罪有具体立案标准。立案需同时满足的条件为:一是认为有犯罪事实;二是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受理报案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若有控告人,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不服可申请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不同经济犯罪的具体立案标准举例如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或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达5000元,应予立案追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个人行贿数额在1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为亲友非法牟利案:国有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等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案: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0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诈骗案:涉案金额达到或超过3000元,按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知识产权犯罪:销售金额或违法所得达到或超过5万元,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金融犯罪:个人犯罪涉案金额达到或超过20万元、单位犯罪涉案金额达到或超过100万元,公安机关立案处理。传销犯罪:拉拢的传销人员达到或超过30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侦大队立案标准 (四)

最佳答案【法律分析】:经侦大队立案的标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因为这个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罪名,所以说要依据不同罪名来确定立案标准。另外,不同省市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规定的也是不同。最新的经济犯罪立案标准如下: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的,将被立案追诉。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3.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4.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应予立案追诉。

5.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十条 非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的,应予立案追诉。

【温馨提示】

相信关于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