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涉及贷款的犯罪有哪些?

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涉及贷款的犯罪有哪些?

### 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概述在当今社会,金融活动日益频繁,贷款作为资金流转的重要手段,其背后也隐藏着不少法律风险。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不仅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更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

一、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或产权证明作担保,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类犯罪往往伴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犯罪嫌疑人会利用虚假资料骗取贷款,然后用于个人挥霍、非法投资或其他非法用途。如山东省日照市发生的万某泉等人涉嫌贷款诈骗案,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操纵背债人向金融机构贷款购买豪华车辆,随后利用伪造材料将车辆非法变卖套现,给金融机构造成了重大损失。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还款能力、贷款用途以及贷款后的行为等因素。

二、骗取贷款罪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与贷款诈骗罪相比,骗取贷款罪的行为人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其欺骗行为同样给金融机构带来了重大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骗取贷款罪的认定,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情况,合理判断其行为危害性。如果借款人因生产经营需要,在贷款过程中虽有违规行为,但未造成实际损失的,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

三、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类犯罪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利息收入,行为人通过套取信贷资金,再以更高的利率转贷给他人,从中牟取暴利。如上海公安机关侦办的张某鹏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犯罪嫌疑人组织招揽技术开发、App运营等人员,组成职业化非法放贷犯罪团伙,向境内非法提供高额利息的贷款业务,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四、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此类犯罪往往与银行内部监管不严、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利用职务之便有关。如银行工作人员明知借款人提供虚假贷款资料,未按规定对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就违规发放贷款,导致贷款无法收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行为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如果银行工作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共同实施骗取贷款的行为,还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的共同犯罪。

五、其他涉及贷款的犯罪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犯罪也与贷款活动密切相关。例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即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在一些案件中,行为人可能通过虚构贷款项目等手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所谓的“贷款业务”,从而构成此罪。此外,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也是与贷款活动相关的一种犯罪,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

总之,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种类繁多,且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事实认定问题。在金融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加强对这些犯罪的认识和防范,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维格律网关于涉及贷款的刑事犯罪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