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 (一)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

最佳答案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永久类档案:包括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这些档案需要长期保管,不可销毁。定期类档案:根据保管期限分为五年、十五年、二十五年三种类型,以及三年的特殊类型。二十五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保管二十五年。十五年: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会计移交清册需要保管十五年。五年:固定资产卡片账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需要保管五年,此外,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也需要保管五年。三年:月度、季度财务报告需要保管三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

会计档案保管年限规定 (二)

最佳答案会计档案保管年限规定如下:

定期保管期限:

3年、5年、10年、15年、25年:这些期限根据会计档案的类型和重要性而定。一般企业的会计档案,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通常需要保存15年。特殊档案,如税局归档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可能会设定25年的保管期限。

特殊规定:

永久保存:对于企业银行存款对账单和银行日记账,需要永久保存。电子档备份:电子档的会计档案应存储在磁介质上,并定期备份,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重要合同协议:重要的合同协议类文件通常也需要长期保存,保管期限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而定。

永久保存档案:

重要的会计凭证、董事会文件、重大项目合同等会计档案,通常会设定为永久保存。财务软件内会计档案的备份资料也应保存到能够安全存储的介质上。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用性,符合我国政府对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有哪些? (三)

最佳答案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短期保管和长期保管:

短期保管期限:通常为5年以内,适用于日常的业务凭证、账簿等常规性会计资料。这些档案在完成当前年度的财务结算后,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

长期保管期限: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定期保管期限分为若干档次,如10年、30年等。适用于重要的财务决策、会计账簿记录长久期的经济事项或合同等重要会计档案,如财务会计报告、年度预算等。永久保管意味着永久保留,而定期保管则是根据档案的价值和影响时间长度来确定具体的保管期限。

注意: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来划分,同时也要考虑到法律法规对于特定种类会计档案的要求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最新规定 (四)

最佳答案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最新规定如下:

永久保存: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年度财务报告以及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需要永久保存。30年保存期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档案移交清册需要保存30年。25年保存期限: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保存25年。15年保存期限:其他会计档案,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以及会计移交清册,需要保存15年。但注意,根据另一说法,所有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15年可能不包括上文已单独列出的会计凭证的30年期限情况。10年保存期限:月度、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报告、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需要保存10年。但注意,根据另一说法,月度、季度财务报告的保存期限为3年。5年保存期限:固定资产卡片账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需要继续保管5年;另外,根据另一说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的保存期限也为5年,但这与上述10年期限存在冲突,具体应依据最新版本或当地具体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固定资产卡片账的保管期限为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这是一个特殊规定。

注意:规定可能存在不同版本或地区差异,具体执行时应参照当地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或相关会计准则。

明白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多久?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