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执行新的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变化巨大,您知晓吗? (一)

最佳答案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被写入新土地管理法新土地管理法还首次明确提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已正式通过了表决,最新的土地管理法,会在2020年1月1日正式落地施行。即明拆迁律师注意到,这一次修法,征地补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土地管理法弃用了土地年产值倍数的征地补偿计算方法,改为使用片区综合地价作为土地征收补偿的主要参考。肯定很多农民朋友要问了,两种计算方法到底哪种更划算,对于农民朋友的征地补偿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这两个问题具体来为大家科普分析。
当前仍按照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机制不健全
按土地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征地补偿,
一是要考虑土地类型,农用地的种类也很多,耕地、林地、基本农田的补偿都会有一定差距,其中基本农田能得到最高的赔偿系数。
二是要考虑土地分级(按照土地肥力分级,肥力越好,补偿越高),
三是要考虑地上农作物的价值及数量。这三块叠加到一起,考察三年的平均产值,基本上就是计算该地块的土地年产值的主要标准。
现行《土地管理法》,采用的是土地年产值乘以一定倍数来进行计算征地补偿费。
主要参考的是《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同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各地征地补偿通常是给了20多倍的补偿系数,甚至30倍。单从赔偿系数来看,给的确实不低,但是这个系数从根本上还要受土地年产值的影响。
从当前的农民的种植情况来看,种植粮食依旧是主流,这也决定了土地年产值高不了。很多地方给出的土地年产值标准通常为1500元-1800元/亩左右,如果乘以20倍,一亩土地的补偿费只有3-3.6万元;即便按最高系数的30倍计算也才4.5-5.2万元/亩左右的征地补偿费。如果,一户农民拥有3亩土地,那么其拿到的征地补偿费也就10多万。
考虑到当今的房价、物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是极高的,而失去土地之后,农民的生活开支也会增大,10多万的征地补偿费其实很难保障农民的长远生计。
用区片综合地价替代土地年产值,农民在征地时拿的补偿更多了吗
那么,什么是区片综合地价呢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是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制订时要考虑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测算。并且片区综合地价3-5年必须更新一次。
经过一对比,其实咱们也能看明白,区片综合地价的考核体系更加完善科学。在上述年产值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土地供求关系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生活保障,估值更准确,补偿也更人性化和市场化。
因此,相较于单一的土地年产值乘以一定倍数的征地补偿计算方法,片区综合地价,相对地补偿水平会更高更全面。农民朋友在征地时拿到的补偿确实更多了。
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被写入新土地管理法
新土地管理法还首次明确提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简单说就是,农民在征地前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在征地后,至少应当维持这种生活水平或有所改善提高。否则,越拆越穷,那就违背了这一补偿原则。如果给出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实不合理,咱们是可以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看完了即明拆迁律师为大家做的科普解读,相信大家对于新旧土地管理法在征地补偿方面的巨大变化,一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于被征地农民朋友来说,新土地管理法是土地权益的守护者。再等4个多月,新《土地管理法》就会正式生效了,让我们翘首以待。
新土地法补偿标准? (二)
最佳答案1. 新土地法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法律,于2019年8月1日正式实施,它对土地的征收和补偿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2. 根据新土地法,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款、过渡期生活费、安置补贴等多项内容。土地补偿款根据土地面积、价值和使用年限等因素计算,过渡期生活费旨在补偿因土地流转受影响的人员,安置补贴则帮助因土地征收需要搬迁的人员。
3. 新土地法明确了土地补偿金计算的基准日,即“土地征收决定书确认时间”或“实际交付土地使用的时间”,并设立了调整机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情况。
4. 新土地法对土地征收过程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制定征收方案、听取意见、公示征收决定、签订补偿协议并及时支付补偿款。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土地征收的强制性条件,如保障国家、社会、人民利益和自然生态安全。
5. 为了确保征收过程的公正合法,新土地法对土地征收的各个环节,包括方案制定、意见听取、征收决定公示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并需加强对使用情况的监督。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三)
最佳答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主要规定了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和相关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补偿原则:
征用土地的,需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
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需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制定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特殊用地补偿:
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时,用地单位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重点内容:征用土地需按原用途补偿,耕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其他土地补偿标准由地方参照耕地标准制定,城市郊区菜地需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土地法第48条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 (四)
最佳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8条规定,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如下:
补偿项目:征收土地应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土地及安置补助费: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需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资源条件、产值、区位、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农村村民住宅补偿: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村民居住权利和合法住房财产权益。其他补偿: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社会保障费用:县级地方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其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新土地补偿法的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