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253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 (一)

最佳答案《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第253条有规定,对于达到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3-7年有期徒刑,具体情况下对于不同情节的认定,是需要由法院来进行调查取证后处理的。
《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第几章有规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侵犯个人信息罪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第六条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本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将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标准适用本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二)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刑标准主要依据我国《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规定来确定。以下是具体的判刑标准:
一、基本判刑标准
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加重判刑情形
若情节特别严重,即出售或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巨大、造成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可能面临更重的刑罚,具体刑期和罚金数额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裁定。
三、特殊信息的惩处
对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敏感信息的行为,法律将给予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是因为这些信息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安全和隐私权益,其泄露可能给公民带来极大的风险和伤害。
综上所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判刑标准主要依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和涉及信息的敏感性来确定。保护个人信息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提高警惕,避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无罪就可以不起诉吗? (三)
最佳答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无罪就可以不起诉的,对于人民检察院就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对于当事人需要立即的释放;但如果构成犯罪,一般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承担相应的罚金。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无罪就可以不起诉吗?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无罪是可以不起诉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如何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根据司法实践的情况,《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作了进一步明确。一是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二是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综合上面所说的,侵犯公民个人的信息这种行为只有符合条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如果执法人员在侦查的过程中证据不齐,或没有犯罪的情形,那么就可以认定为无罪,从而就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所以,自己的权益就一定要懂得自己保护。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适用条款 (四)
最佳答案根据该规定,故意向公众售卖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刑;
反之,若在执行职务或服务中收集到相关信息,再转手他人亦属违法。
这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利益。
公民个人信息通常包含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婚姻状态、工作单位、学历、经历、家庭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等能识别个人身份或隐私的资料。
然而,鉴于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故关于何谓个人信息及其范畴仍需进一步探讨。
所谓“出售”,即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将自身掌握的公民信息售予他人。
有学者指出,“出售”应视为有偿转让,即使未实际获利,也不能改变其性质。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253条规定 (五)
最佳答案是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规定。
一、刑法第253条规定的具体内容
刑法第253条明确规定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律惩处。该条款详细列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方式,包括出售、提供、窃取以及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滥用,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首先,行为人必须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即未经许可或违反法定程序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其次,行为必须针对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住址等敏感信息。最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公民个人信息而故意实施上述行为。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253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后果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具体处罚力度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情节较轻的,可能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情节严重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犯罪行为还可能导致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四、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措施
为了防范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此外,加强监管力度,对涉及个人信息的企业和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最后,加大打击力度,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综上所述:
刑法第253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内容,明确了该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我们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以及加大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生活中的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看完本文,相信你对 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它应该怎么处理。如果你还想了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刑法第几条的其他信息,可以点击维格律网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