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情形有哪些 (一)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情形有哪些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会构成,一般情况下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岗位上没有认真的工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那么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要件是如何?

网友咨询: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情形有哪些

律师解答:

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玩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必然会使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本罪主体排除了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所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对该合同的签订、履行负领导责任的人员。所谓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指对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领导下负执行义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行为人对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被诈骗,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危害后果,不是抱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而是由于其过失造成的,故意不构成本罪。

律师补充:

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注册资本百分之三十的,应予追诉。

2、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家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数额在一百万美元的,应予追诉。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 (二)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玩忽职守,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玩忽职守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基本量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造成伤亡人数达到规定人数的三倍、经济损失超过150万元、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导致损失扩大等。

3、从轻处罚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情形可以对玩忽职守罪进行从轻处罚,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作为从犯参与犯罪、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等。对于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等情况,也应予以从轻处罚。

玩忽职守罪的起诉流程具体如下:

1、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证据。在侦查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有逃跑、毁灭证据等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

2、审查起诉阶段

侦查结束后,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包括审查案件的管辖、审查随案移送的文书和证据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等。审查起诉的期限一般是一个月,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补充侦查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二次为限。

3、起诉阶段

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4、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应当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审查证据,依法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三)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上,是对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侵犯。

2、客观上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导致公私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本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

4、本罪属于过失犯罪,故意的话不能成立本罪。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玩忽职守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 (四)

最佳答案玩忽职守罪的成立要素包括:

1. 犯罪主体须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 主观上必须是过失,故意则不能构成此罪;

3. 本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秩序;

4. 行为人需存在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客观事实。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维格律网关于玩忽职守罪构成要件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