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附计算方法 (一)

小规模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附计算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如下:

计提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交税时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月底结转分录:

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核定征收:

计算公式:应交所得税 = 销售收入 × 核定所得率 × 适用税率销售收入:包括应税销售额、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额。核定所得率:一般在5%30%之间,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适用税率:一般为25%。

查账征收:

计算公式:应交所得税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企业的会计利润,即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金额。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但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20%;对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

注意事项:小规模纳税人需要按照每月或每季度按时申报缴纳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取决于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账目是否健全。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确保所提供的税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二)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税率确定 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需按照税法规定,对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进行相应扣除后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 + 纳税调整增加额 纳税调整减少额。这种方法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减免税额 抵免税额。根据确定的税率和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可能存在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计算出最终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四、会计分录 计提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交税时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月底结转时分录: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即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会计分录。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根据自身的纳税情况和税法规定进行具体计算和申报。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怎么算 (三)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1、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应纳税所得额减按25%计入,适用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其应纳税所得额减按50%计入,同样适用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核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率是根据收入总额乘以税务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再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得出,应税所得率一般在5%至15%之间;

4、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应在规定标准以下,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及优惠政策:

1. 标准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标准税率为25%;

2. 减免税优惠: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3. 小微企业优惠: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减按20%的比例预缴企业所得税;

4.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

5. 创业投资企业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其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部分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70%的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6.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用在税前按规定比例加计扣除,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综上所述,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根据年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减按比例,并适用20%的税率缴纳。此外,核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率根据收入总额乘以税务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再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得出,应税所得率一般在5%至15%之间。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应在规定标准以下,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法律依据】: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

二、

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所称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除以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除以4;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企业所得税计算,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