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以及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以及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在刑法领域中,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是两种常见的财产犯罪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构成要件,并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显著的区别。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其与职务侵占罪的差异。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财物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既可是有形物,也可是无形物。犯罪对象通常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

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上述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这里的“非法占为己有”是指行为人将财物变为自己所有,“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有具体标准,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拒不交还”则体现其主观上拒绝返还财物的故意。

再次,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或组织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

最后,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行为人明知财物属于他人,却意图将其据为己有。

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构成要件上存在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主体要件不同。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大众,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被严苛地限制在了公司、企业或其他非国有单位的内部职员群体。

其次,行为特征上存在差异。职务侵占罪要求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在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权力。而侵占罪在这方面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要求。

再次,犯罪客体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所针对的是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的资金或财产,而侵占罪的客体涵盖面更广,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产、他人遗忘物或埋藏物等。

最后,从立案程序上来讲,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的范畴,而侵占罪则被视为自诉案件。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需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应加强对财产权益的保护意识,避免自身财物遭受非法侵占。在遭遇此类犯罪时,应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此外,对于单位而言,也应加强内部管理,防止职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产。

相信关于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主要区别是侵害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