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和打官司的区别 (一)

最佳答案法律主观:
1. 性质差异: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性质。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雇主代表组成,接受劳动行政部门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的领导,并具有裁决的强制执行力。而劳动争议诉讼则完全属于司法性质,拥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仲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诉讼则依据《民事诉讼法》。
3. 原则不同:仲裁遵循先行调解、少数服从多数和及时处理原则;诉讼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 程序差异:仲裁仅有一审程序,裁决后仲裁程序结束。不服仲裁的当事人只能向法院起诉。诉讼包括一审和二审程序,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5. 审限差异:仲裁的审限为立案之日起60日内,复杂案件可延期30日;诉讼一审普通程序为六个月,可延长至一年;简易程序为三个月,二审程序为三个月,可延长。
6. 效力差异:仲裁裁决如未在15日内被起诉,则产生法律效力。期间内起诉则裁决无效,法院重新审理。
7. 收费差异:仲裁收费统一为10元,诉讼收费为50元。
8. 当事人称谓:仲裁中称为申诉人、被申诉人、第三人;诉讼中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二审时称上诉人、被上诉人、第三人)。
法律客观: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做出判断和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处理方式。劳动诉讼是人民法院对不服仲裁机构裁决而起诉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两者区别如下:
1. 性质不同: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特征,而诉讼完全属于司法性质。
2. 法律依据:仲裁依据《劳动法》和《处理条例》,诉讼依据《民事诉讼法》。
3. 原则不同:仲裁遵循调解、多数决和及时处理原则,诉讼则依据事实和法律。
4. 程序不同:仲裁仅有一审,诉讼有二审程序。
5. 审限不同:仲裁为60日,可延期30日;诉讼一审为六个月至一年,简易程序三个月,二审三个月可延长。
6. 效力不同:仲裁裁决如未在15日内起诉则生效,期间内起诉则无效。
7. 收费不同:仲裁收费为10元,诉讼收费为50元。
8. 当事人称谓:仲裁中称为申诉人、被申诉人、第三人;诉讼中称为原告、被告、第三人(二审时称上诉人、被上诉人、第三人)。
补充说明: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直接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仲裁裁决后15日内未起诉的,裁决生效,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期间内起诉的,仲裁裁决无效,法院全面审理。
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二)
最佳答案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时效、作出裁决的机构以及适用的法律依据三个方面:
时效不同:
劳动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当事人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维护权益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将被中断,重新计算。诉讼时效:在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提起诉讼,诉讼时效通常为十五日。
作出裁决的机构不同:
劳动仲裁:由专门的仲裁庭负责裁决,仲裁庭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专门处理劳动争议。诉讼:由人民法院负责审理,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司法裁决。
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
劳动仲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裁决,该法规定了劳动仲裁的程序、期限和权利救济途径。诉讼:遵循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涉及更广泛的法律规范和程序,包括证据的收集、质证、辩论等诉讼程序。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与诉讼在时效、裁决机构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选择何种途径解决劳动争议,应根据具体情况与适用法律进行决策。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三)
最佳答案1. 性质差异: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特性。仲裁机构,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接受劳动行政部门在方针、政策、规章等方面的领导。仲裁机构拥有裁制权,其裁决在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起诉时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相比之下,劳动争议诉讼具有完全的司法性质,享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 依据不同:劳动争议仲裁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而劳动争议诉讼则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
3. 原则差异:劳动争议仲裁遵循先行调解、少数服从多数和及时处理的原则。劳动争议诉讼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 程序差异:劳动争议仲裁仅有一审程序,裁决一旦送达,仲裁程序即告终结。当事人对裁决不服时,只能向法院起诉进入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诉讼则包括一审和二审程序,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5. 审限差异:劳动争议仲裁的审限为立案之日起60日内,如有特殊情况需延期,最长可延期30日。劳动争议诉讼一审的审限为普通程序六个月,简易程序三个月,二审审限为三个月,均可申请延长。
6. 效力差异: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在当事人未在15日内起诉时具有法律效力。若在此期间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不发生效力,法院将重新审理。
7. 收费差异: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费为全国统一标准的10元,而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费为50元。无论哪种方式,受理费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8. 当事人称谓差异: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当事人称为申诉人、被申诉人和第三人。在劳动争议诉讼中,一审时称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二审时称为上诉人、被上诉人和第三人。
法律上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区别是什么 (四)
最佳答案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主要区别包括:
1. 性质不同:劳动仲裁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性质,而劳动诉讼则完全属于司法性质,拥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2. 法律依据不同:劳动仲裁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而劳动诉讼则依据《民事诉讼法》。
3. 程序要求不同:劳动争议案件在提起劳动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劳动诉讼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