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基本构成
(一)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的相关问答
- 1、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 2、我国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规定
- 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的依据是什么?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4、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的相关问答
优质回答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工资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具体数额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有所不同,需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这一标准确保了只有拖欠较大数额劳动报酬的行为才会受到刑事追究。
恶意拖欠时长满足条件:拖欠行为通常需要持续一定时间,而非一两次短暂的欠薪行为。这一要求排除了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等偶然因素导致的短暂欠薪情况。
恶意拖欠性质严重:这包括有明显的逃避支付行为,如转移财产、改变联系方式等,以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这些行为表明拖欠者具有主观上的恶意,是立案的重要考量因素。
劳动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收集充分证据,如工资单、工作合同、证人证言等,以证明拖欠工资的事实,为启动法律程序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规定 (二)
优质回答我国刑法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行为人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
行为人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行为人有能力支付但故意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具体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包括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逃跑、藏匿;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材料等。
所欠劳动报酬数额较大:
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之间。拒不支付十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
政府有关部门已下达支付命令但行为人仍未支付:
在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责令行为人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行为人仍然拒不支付。
此罪行的立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劳动者权益受损时,政府相关部门会介入调查,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进行起诉,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应得的报酬。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的依据是什么?该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三)
优质回答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的依据是犯罪主体的行为表现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令支付情况。该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等行为。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的依据: 故意行为:明确表示拒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认定为故意。 找借口不支付: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也应认定故意。 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除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外,应当认定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 逃避支付劳动报酬: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数额较大:逃避支付或拒不支付的劳动报酬达到一定数额。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在政府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此外,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等情况,也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范围。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四)
优质回答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行为内容:
逃避支付: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明明有能力支付,却故意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行为主体:
自然人与单位:包括有义务向他人支付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以及用人单位及其实际控制人,还包括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与单位。
主观责任:
故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必须是故意的,因失误而漏发劳动报酬的,不成立本罪。但发现漏发后,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则构成此罪。
数额较大:
具体标准: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的。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法律程序:在劳动者报酬被拖欠后,需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行为人仍不支付的,才构成此罪。
严重后果:
认定标准:如造成劳动者或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重大疾病无法及时医治或失学;或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进行暴力威胁等,均视为造成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上文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相关信息,维格律网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维格律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