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是劳动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们通常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协商确定。起止日期一般标志着劳动关系的正式建立,即劳动者开始履行工作职责的时间点。而终止日期则可能因合同类型(如固定期限合同)或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而定,它预示着劳动关系的结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这两个日期对于保障双方权益、规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1、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怎么确定的?
- 2、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怎么确定的? (一)

答签订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双方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后,该合同生效;在劳动合同规定期限终止的最后一天结束。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有一份。 一、签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怎么确定的
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从劳动合同订立时,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之日起计算。签字日期与合同约定的日期应是同样的。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合同生效的日期,则应依合同约定的生效日期计算。
对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截止日期时间的计算,应以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日期最后一天的24小时完结为准。如果有工作任务,超过最后一天24小时的,应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作为劳动合同终止的时间。
劳动合同的期限根据《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给浙江省劳动厅的复函》的精神,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一般从劳动合同订立时,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之日起计算。签字日期与合同约定的日期应是同样的。
二、签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什么
1、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清楚
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2、工作内容、地点要具体明确
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写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在司法实务中,存在很多因工作地点约定不清、工作内容约定不清所引起的纠纷。
3、劳动报酬要约定清楚
这里包括基本工资数额、绩效工资数额、计算方式、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都要在合同一一写清楚。不要轻信老板的诺言,毕竟口说无凭。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有的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签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和终止时间是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单位的基本情况要清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地点要具体明确,员工的劳动报酬要约定清楚,其中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的计算方式、工资的发放时间以及支付方式,这些都必须写在劳动合同中。
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和终止日期 (二)
答法律分析:劳动合同自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之日起生效。劳动合同可以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没有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应当以劳动合同期限最后一日的24时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劳动合同载明开始时间为24年2月2日,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维格律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